
【電改專題】
電改名詞(二):什么是電價交叉補貼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共出現6次“交叉補貼”,那么什么是交叉補貼呢?
這要從我國現行的電價制度來說起。
在傳統的垂直一體化電力工業管理體制下,政府出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保證民生等方面考慮,對部分種類用戶實行優惠電價,如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如此造成了此類銷售電價的交叉補貼問題。
一、定義
交叉補貼是指用從另一個市場上的業務經營運作中所獲得的資源和利潤,來支持在這個市場上所采取的行動。
具體到電價方面,是指如果某類或某個用戶的電價高于或低于供電成本,而由其它用戶承擔,則形成了電價“電價交叉補貼”。
目前中國電價存在的交叉補貼形式包括
一是工商業用戶長期補貼居民用戶。我國居民電價目前還略低于工業電價,約為工業電價的90%左右,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居民電價高于工業電價,居民電價為工業電價的1-3倍,平均約1.5倍左右。我國居民用電普遍低于合理水平30%以上。
二是城市用戶補貼農村用戶。我國農業用電和農業排灌用電長期以來處于各類終端用電的最低水平,也是接受補貼程度最大的群體。我國農業用電和農業排灌用電價格普遍低于合理水平50%以上。
三是同類用戶之間存在交叉補貼。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不同小類用戶之間的交叉補貼,比如歷年來大工業用戶中優待電價用戶低于非優待用戶電價30%左右;其二是同類用戶不同電壓等級之間存在交叉補貼。我國目前不同電壓等級價差一般在1-3分錢每千瓦時,普遍低于合理價差。合理價差普遍在10分錢每千瓦時左右,有的應該更高。
二、光伏產業電價交叉補貼
隨著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治理環境成為當前的重大課題,減少化石燃料發電的比例,成為一種可行的方案,由此,新能源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
但新能源產業發電成本高,不進行電價補貼,不足以發展壯大,因此國家規定,在工商業用電價格的基金及附加中,增加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以補貼新能源產業的電價。
即工商業企業,每用一度電,要拿出1分錢存入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國家利用該基金,補貼新能源產業,促進其發展。
三、交叉補貼的影響
交叉補貼一方面有利于國家通過價格杠桿進行整體宏觀調控,加強社會穩定和發展。另一方面,交叉補貼的普遍存在和嚴重程度,其不利影響是明顯的:
一是不利于引導產業結構的升級,不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近年來高耗能產業的大量發展,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環境的破壞,也加重了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
二是不利于引導用戶合理消費,浪費現象普遍。居民用電長期以來較低水平,使得相當一部分用戶養成了浪費用電的習慣,沒有節約意識。這種生活習慣將不僅貼現在生活中,而且也體現在工作中;
三是破壞了公平負擔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發展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由于長期以來,工商業用戶都是提供補貼的用戶,工商業用戶普遍認為電價較高,負擔較重。長此以往,對經濟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
四、如何解決交叉補貼帶來的影響
國外在解決銷售電價交叉補貼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例如,美國電力工業在向競爭市場過渡期間采取了逐步降低工業和居民用戶電價、對低收入用戶執行折扣電價、征收普遍服務基金等方式解決電價交叉補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指定了4年電價方案,在逐步取消交叉補貼的同時,制定合理的輸配電價和電價折扣政策;印度政府通過征收交叉補貼附加費解決放開用戶選擇權對電價機制的影響,進而實現逐步取消電價交叉補貼,保證電力市場向有效競爭階段的平穩過渡。
對于交叉補貼,應理順價格水平,逐步減少補貼程度??蛇x擇合適的價格結構,如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遞增"電價,對高收入居民實行較高電價,降低居民被補貼程度;也可實行價外補貼政策,還原價格水平。
對于新能源行業,隨著行業的發展成熟和發電成本的降低,逐步取消電價交叉補貼,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