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農業光伏大棚項目是利用農業大棚棚頂進行太陽能發電,棚內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綜合系統工程。高效的生態光伏農業大棚項目不額外占用耕地,實現原有土地增值,農業光伏項目將生態農業、綠色發電結合,最大限度利用資源,在獲取高效農業、綠色發電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節能減排的社會效益。
普通農業大棚與光伏農業大棚對比
普通農業大棚:讓陽光可以投射進來,而讓水分和熱量流失較少,這樣就可以在大棚內形成反季節環境。
光伏農業大棚:屬于溫室大棚與屋頂技術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不僅可以保證棚內設施的正常運轉,還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長速率,是集低碳、節能、環保、旅游于一身的新型高科技農業生態建設項目。
常用光伏大棚組件有雙玻晶硅透光組件和雙玻薄膜組件兩種。
1、雙玻晶硅透光組件
雙玻晶硅透光組件在農業大棚應用中與其在地面電站的作用相似,低成本高發電量,但也要根據當地的日照條件而定,但其對植物生長沒有任何幫助。
2、雙玻薄膜組件
雙玻薄膜組件的弱光性較好,在陰雨天的發電能力相對較強,而且從其光譜透過率上來看能隔離紫外線等有害光線,同時又能透過對植物生長有利的紅藍光線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周期效應有顯著效果。
具體介紹如下:
太陽光入射到地球表面包括紫外線、可見光及紅外線
紫外線占 7% (改變植物物質結構矠有破壞性)
可見光占 71% (提供照明、供植物光合作用)
紅外線占 22% (產生熱能)
因此,太陽光譜在400 ~ 520nm(藍光)和太陽光譜在610 ~ 720nm(紅光)這兩個區間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為了增加植物所需要的光譜,可以采用兩種方式:屋頂薄膜太陽能電池板和普通透明白玻璃間隔排列,采用LED燈補充植物需要的光譜,達到植物生長的光環境。同時,非晶硅薄膜太陽能組件發電需要的主要光譜為 600nm對紫外線幾乎不透過,能有效阻擋紫外線對植物的生長影響。發電的同時確保植物光合作用有效進行,并起到有效的保溫作用。
總結,選擇哪種組件主要根據客戶的需求和當地的氣象條件而定。
現有光伏農業大棚的安裝形式
類型一:陽光房式光伏大棚
南側,發電組件和專用附框與鋼骨架柔性連接;北側,屋頂部位采用普通夾膠玻璃;南北側,立面采用鋼化大板玻璃,此類型大棚成本較高,但裝機量大,可添加的其他可選輔助設備多,可建成及觀光旅游和生態農業一體化的智能型新型農業大棚。
類型二:簡易式光伏大棚薄膜組件
頂棚:隱框單坡采光頂結構;主鋼結構:鋼桁架形式;前后鋼結構立柱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頂棚支撐結構:主次檁條方格布置形式。此類型大棚成本和裝機量適中,可選安裝的智能設備不多,屬于經濟適用型大棚。
類型三:塑料大棚外加裝太陽能組件式
頂棚:普通塑料薄膜;棚內支撐:普通鋁合金;支架組件支撐:鋼管支架
此類型大棚結構簡單,成本較低,裝機量偏小,基本無附加智能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