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fn5tv"><video id="fn5tv"><thead id="fn5tv"></thead></video></cite><var id="fn5tv"></var>
<menuitem id="fn5tv"></menuitem><menuitem id="fn5tv"><dl id="fn5tv"><progress id="fn5tv"></progress></dl></menuitem><thead id="fn5tv"><del id="fn5tv"></del></thead>
<var id="fn5tv"></var>
<cite id="fn5tv"><video id="fn5tv"></video></cite>
<cite id="fn5tv"></cite>
<cite id="fn5tv"><video id="fn5tv"></video></cite>
【漲知識】光伏熔絲知多少
來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AyMTI1NQ==&mid=209260446&idx=7&sn=55ad0b1fd74f5ad4b19a9269592aad62&scene=23&srcid=0922XJo2ViXN8Nb6tN5wZ4vI#rd   發布時間: 2016-02-20 11:15   1355 次瀏覽   大小:  16px  14px  12px

摘 要:針對光伏熔絲的失效機理、應用場景、保護原理與實踐等方面,通過理論分析與現場考察相結合,分析直流熔絲應用于光伏電站的失效率、安全可靠性風險等,供廣大從業者參考借鑒。
 

0 引言
 

筆者作為光伏從業人員,在走訪電站期間,經常會看到運維人員奔波在子陣間去更換熔絲,也經常會看到燒毀的熔絲盒及接線端子。那么光伏中為什么要使用熔絲?在使用中存在哪些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帶著這些疑問,筆者經過大量的信息搜集,現場調研,掌握了光伏熔絲的一手資料,供業界同行參考。

圖1 失效的熔絲、燒毀的熔絲盒及接線端子
 

1 熔絲概述
 

熔絲,也稱為保險絲、熔斷器,它是一種串聯在電路中,保障電路安全運行的元件,廣泛用于配電系統和控制系統,主要進行過電流保護。熔絲的結構如圖2所示,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金屬的熱熔特性。

  

 

圖2 光伏熔絲內部結構

1.1 熔絲的發展歷史
 

熔絲的使用歷史超過了100多年,最早的記載出現在1864年,當時熔絲被用來保護海底電纜。光伏熔絲是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而出現,其國標GB/T13539.6《低壓熔斷器 第6部分:太陽能光伏系統保護用熔斷體的補充要求》在2013年發布,是一個相對比較新鮮的事物。其標準及產品設計還處于不斷優化的過程中,并不成熟,實際應用中質量難免出現問題。

 

光伏熔絲的設計難點在于體積小(10 mm×38 mm),直流高壓滅弧難。前兩年,國內很多企業都認為在這么小的體積上做到1000 Vdc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光伏熔絲的設計和制造難度。

 

1.2 熔絲在光伏中的應用
 

在光伏電站用,不采用斷路器,采用熔絲,最主要的原因是降低成本。直流斷路器昂貴,價格是熔絲的5倍。因此集中式電站、部分組串式解決方案和目前剛推出的集散式方案,都不約而同地采用了大量熔絲。

 

以典型的集中式電站為例,在當前的集中式電站中,并聯的組串數量高達100串,當有一串發生短路故障,所有組串的電流均會反灌故障組串,反灌電流可能超過800 A,遠遠超出了線纜和組件的安全要求,易引發火災事故,所以必須使用熔絲來切斷故障電流,保護線纜和組件。

圖3 集中式光伏組件故障時的電流流向
 

相比集中式、集散式方案,當前部分廠家的組串式電站方案未使用熔絲。組串式方案最多2串組件并聯,即使有一串發生短路故障,反灌電流最大不會超過10 A,所以較安全,無需熔絲進行保護。

 

圖4 組串式光伏組件故障時的電流流向

 

 

 2熔絲在光伏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走訪了大量電站,發現熔絲在每個電站都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從熔絲的安全風險和熔絲失效造成的損失等方面進行分析。
 

2.1 熔絲增加了直流節點,埋下安全隱患
 

集中式1 MW需使用熔絲400個,每個熔絲與熔絲盒夾片之間有2個接觸點,每個熔絲盒與接線有2個接觸點。所以每個熔絲將有4個接觸點,集中式因使用了熔絲就有1600個直流節點。熔絲盒對線纜可靠安裝要求高,現場實際不容易做到,經常出現接觸不良的現象,引起燒毀或直流拉弧,是匯流箱著火的主要原因。

 

圖5 直流匯流箱著火

 

圖6 熔絲接線不良引發的燒毀著火案例

 

圖7 熔絲與底座接觸不良

圖8 熔絲安裝質量堪憂,一段時間后肯定會發熱燒毀

 

2.2 熔絲在低倍過載時,熔斷慢,發熱高,存在著火風險

 

熔絲的保護原理是利用金屬的熱熔特性,這一特性決定了熔絲的熔斷時間與過電流的大小呈反時限的關系,電流越大,其熔斷時間越短,電流越小,其熔斷時間越長。電池板的電流受天氣影響,大小不可控制,當熔絲處在小電流過載時,其熔斷時間將變得很長,在這種“將斷未斷”的情況下,熔絲將處于一個非常高溫的熱平衡狀態。這么高的溫度將破壞線纜和熔絲盒的絕緣,最終引發著火事故。

圖9 熔絲發熱使熔絲盒燒毀

 

另外,部分熔絲在熔斷時會出現噴弧現象,電弧溫度非常高,會使相鄰的塑料元件、線纜絕緣等著火。

 

圖10 熔絲熔斷時噴弧燒毀相鄰元件

 

 

2.3 熔絲并不能有效地保護組件
 

熔絲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屬的熱熔特性,那么15 A的熔絲要在大于15 A的電流下才能熔斷,那么到底是多大的電流呢?筆者查閱相關標準,得到如下答案:15 A的熔絲,標準要求在16.95 A下(1.13倍),1 h不能熔斷,在21.75 A下(1.45倍),1 h內熔斷。標準IEC 60269-6 對熔絲的要求見表1。

 表1 標準IEC 60269-6 對熔絲的要求

 

最大保險絲額定電流15A是組件性能的一個參數,由標準IEC 61730-2 對組件的要求可知,最大保險絲額定電流15 A的組件,標準要求在20.25 A(1.35倍)下,2 h不能燃燒。值得一提的是,標準只是要求組件不起火,卻不能保證組件不損壞,實際上組件一直在承受反向電流而發生熱斑效應,性能會下降,輸出功率會降低。

 

同時,熔絲的標準要求是1.45倍的電流熔斷,而組件的標準要求是1.35倍的電流,那么在1.35~1.45倍之間出現一個保護空擋。在這個保護空擋內,熔絲不能有效地保護組件,可能出現組件著火的嚴重事故。
 

從上述光伏熔絲熔體結構上可看出,熔絲狹徑非常細,對制造工藝要求很高,普通廠家很難控制好熔絲的質量。若生產的熔絲偏大,不能在規定的電流和時間內及時熔斷,更會加劇組件的損壞,帶來著火風險。
 

2.4 熔絲在電站的失效率統計


筆者利用走訪電站的機會,與業主多次交流熔絲失效的問題收集了一些熔絲失效數據,經過匯總整理,結果見表2。

表2 熔絲失效數據整理

備注:以上數據僅為熔絲失效數據,不包括因使用熔絲導致的端子、熔絲座燒毀等案例,熔絲方案的實際故障率應更高。

 

根據熔絲失效率統計的數據,經過擬合分析,熔絲的失效率符合隨工作年數逐年上升的趨勢,5年后失效率超過15%。

圖11 熔絲失效率擬合曲線
 

筆者認為光伏熔絲頻繁失效的原因為:熔絲老化致使通流能力下降是主要原因。在光伏應用中,晝夜溫差大,每天一次的高低溫循環會顯著加速熔絲的熱疲勞效應,降低熔絲的通流能力,縮短熔絲壽命。

 

圖12 熔絲老化機理

 

 

2.5 熔絲失效造成的發電量損失

 

熔絲一旦失效,則會損失這一串的發電量。若更換的時間快,發電量損失會少一些。目前,國內大型地面電站更換熔絲的平均時間在15天左右(通訊斷鏈或沒有使用智能匯流箱,一個月才能檢查一輪),山地電站時間更長,有個別項目甚至半年才會檢查一次,發電量損失嚴重。當然也有幾天完成的,前提是監控穩定,能從后臺清晰看到熔絲的狀態。

 

按照1 MW子陣為單位,第5年開始因熔絲失效造成的發電量損失1.5%以上,假設電價為1元/kWh,每年將造成收益損失至少22500元。以熔絲市場價格12元每支進行計算,物料更換成本至少720元。

表3 熔絲失效導致的發電量損失

注:計算單位為1 MW子陣,200串組件,每串5 kW配置,每天發電小時數為5 h。

 

表3數據中并未包含人工運維成本,若電站未使用熔絲,無需更換熔絲這一項工作,每50 MW能減少一個運維人員的話,那么可節省開支7萬多元,分攤到每MW月有1500元。人工運維成本加上發電量損失和熔絲物料成本,每MW因熔絲失效每年將損失至少25000多元。100 MW電站25年的損失將至少5500萬,這并未包括因熔絲造成的著火事故損失,實際損失將更大。
 

3 總結
 

經過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1)熔絲方案增加了直流節點,經常出現熔絲盒、接線端子、線纜等燒毀的事故。2)熔絲在低倍過載電流情況下,熔斷慢,發熱高,存在著火風險。3)由于熔絲和組件之間存在保護空擋,熔絲并不能有效地保護組件。4)熔絲失效率逐年升高,5年后失效率超過15%,發電量損失1.5%以上。5)100 MW電站25年因熔絲失效造成的損失將至少5500萬。
 

在霧霾成為人們“心肺之患”的今天,變革傳統能源結構,發展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成了人們最急迫的呼聲,光伏電站建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投資機遇。安全是光伏電站的命脈,也是取得投資回報的根基所在,特別是在山地、屋頂等與光伏結合的項目上,安全幾乎是一票否決的原則問題。

 

不管是集中式方案,還是集散式方案或部分組串式方案,因電站中使用大量的熔絲,埋下了安全隱患,易引發著火事故,成為光伏電站安全的“頭號殺手”。使用熔絲可降低成本,但熔絲的高失效率,不僅造成了高額的發電量損失,也為電站運維增加了難度,反而得不償失。只有采用類似本文提到的最多2串組件并聯的組串式方案,才是安全的,無需熔絲進行保護。這種無熔絲的組串設計方案,不僅從源頭解決了組件和線纜的保護問題,而且徹底根除了因使用熔絲帶來的安全風險和失效損失,相信會是電站更好的選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新疆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馬勇)
 

參考文獻

 

 

[1] 石頡, 李燁剛, 施海寧, 等. 熔斷器熔斷體老化失效的物理分析. 低壓電器, 2010.
[2] 王季梅. 低壓熔斷器.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1979.
[3] 國家能源局. 關于光伏產業監測有關情況的會議通報, 2015.
[4] 吳慶云, 梁利娟. 太陽能光伏系統保護用熔斷體標準分析. 低壓電器, 2013.
[5] 劉濱. 光伏電站建設及運營管理分析. Silicon Valley, 2014.

拍国产真实伦偷精品,欧美在线精品,91视频完整版,好男人资源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