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壯大新動能,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貫徹落實好這些重要部署,破解能源發展難題,需要堅持以電力為中心,大力推進再電氣化。國家電網公司始終堅持把推動再電氣化、構建能源互聯網、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電力需求作為基本使命,適應和引領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建議將實施再電氣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全國政協委員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陳修言
進入21世紀,以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為特征的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再電氣化成為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趨勢。建議把實施再電氣化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加大電能替代力度,促進清潔能源消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這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能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修言介紹說,再電氣化是新一輪能源革命的根本路徑,供給側和用電側是再電氣化的一體兩面。在供給側,再電氣化是指大規模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特別是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新能源主要通過轉化為電能加以利用;在用電側,再電氣化是指電能對煤炭、石油等終端化石能源的廣泛替代,從而顯著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實施再電氣化戰略,大力推進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核心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建設,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國家電網已成為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接入清潔能源裝機最多、資源配置能力最強的特大型電網,實現棄風棄光電量和比率的“雙下降”,創造了青海省一周100%清潔能源供電新紀錄;在電能替代領域,2013年至2017年,累計替代電量3585億千瓦時,“煤改電”占79%,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智慧車聯網平臺。
福建是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近年來清潔能源發展步伐持續加快,目前,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54.5%,2017年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達52%,并多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全額消納。當前制約清潔能源發展的主要問題,包括供需增長不匹配、系統調節能力不充足、市場機制不健全等方面;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對解決清潔能源消納不充分問題、平抑清潔能源不穩定特征、實現市場配置資源效益最大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福建在港口岸電、空港陸電、工業電窯爐、農業電氣化等領域推進電能替代,具有很大優勢和空間,“十三五”力爭實現電能替代230億千瓦時,擴大電力消費,促進省內富余電力消納。
陳修言建議,把實施再電氣化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結合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進能源生產環節的清潔替代、消費環節的電能替代。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加快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網源協調發展,同步規劃、核準、建設電源和配套電網工程;加快核準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建立健全輔助服務補償機制。加強投資、價格、交易等政策支持,研究建立全社會分擔成本的價格機制;支持電能替代配套的電網、儲能、蓄能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電動汽車充換電市場機制。
推進再電氣化 讓電力更好地服務民生
●全國政協委員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全生明
“令人振奮”一詞,是全國政協委員,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全生明聽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后的第一感受。3月5日下午,當記者見到剛剛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的全生明時,他首先聊起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清潔能源發展問題,“李克強總理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提到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6.3個百分點,我認為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也包含了我們電網人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青海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可開發利用水電資源2314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資源10億千瓦、風電資源7500萬千瓦,是國家重要的區域能源接續基地。“去年,我們在青海實現了連續168小時全清潔能源供電,并在黃河源頭瑪多縣推行全縣清潔能源供暖工作,這一方面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三江源提出的‘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重要指示,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國家電網公司在積極消納新能源、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推行再電氣化等方面的努力與實踐。”全生明說。
全生明告訴記者,這次參加全國兩會,他主要帶來了一些關于電網發展的建議。當前,能源轉型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電力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就此,全生明建議著力推進再電氣化。他表示,國網青海電力在瑪多縣建設的清潔采暖試點工程,是再電氣化的很好實踐。這一方面保證了當地居民的冬季采暖,另一方面也為瑪多縣的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積極貢獻。“從整個國家電網公司來說,京津冀地區也在積極推廣‘煤改電’,我希望國家能夠在投資、補償和電價機制方面,做出更深一步研究。”
“我建議繼續完善特高壓輸電網絡。”全生明表示,中國的特高壓技術領先世界,為應對氣候變化、增加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提供了重要支持。“以青海為例,目前青海電網新能源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970萬千瓦,而電網的最大負荷也不過900萬千瓦。因此,只有打通第一條特高壓線路——青海到河南的特高壓通道,才能真正把青海打造成國家新型能源產業基地。”
“現在青海清潔能源跨省跨區消納遇到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省間壁壘。”關于這個問題,全生明提出要進一步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他認為,新能源消納需要在體制機制上想辦法,同時結合市場化手段,特別要落實好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全生明表示,未來,國網青海電力要在落實“最多跑一次”上下功夫,進一步打通供電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改進服務流程、壓縮服務環節、縮短接電時間,加強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建設以及全能型供電所推廣,“真正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現代服務體系。”
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電氣化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唐山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變電運維室主任助理 李征
“電能替代是再電氣化的重要途徑,是能源消費革命的基本方向,對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效率效益,意義重大。”全國人大代表、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唐山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變電運維室主任助理李征說。他雖多年扎根生產一線、從事變電設備運維工作,但對再電氣化進程十分關注。
李征告訴記者,這幾年,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京津冀地區環保形勢嚴峻,嚴重霧霾天氣頻發。電網企業要把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放在首位,而人民對藍天白云的渴求就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加大“煤改電”“油改電”等電能替代以及清潔能源的利用力度勢在必行,再電氣化已經成為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趨勢。
李征是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他在會前做了充足的準備。談及對再電氣化的認知,李征說,從能源生產環節看,再電氣化是指大規模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特別是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從能源消費環節看,再電氣化是指電能對煤炭、石油等終端化石能源的廣泛替代,從而顯著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隨著再電氣化的深入推進,電為中心、電網為基礎平臺的能源發展格局將日益凸顯。
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李征從能源消費環節上的電能替代著眼,對“煤改電”“油改電”等項目開展了深度調研,并形成了分析報告。李征列舉了一系列數字:2013~2017年,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完成“煤改電”“油改電”替代項目近10萬個。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居民“煤改電”工程完成近200萬戶,一個供暖季減少燃煤約700萬噸;北方地區清潔電采暖,完成1.8萬個項目、約5億平方米,一個供暖季減少散燒煤約1900萬噸;工農業以電代煤,工業電鍋爐、電窯爐、電蓄冷和農業電排灌等領域是替代重點,合計替代電量近2400億千瓦時。
李征還告訴記者,2017年我國終端散燒煤仍有近7億噸,占全年煤炭消費總量的近20%,絕大部分可以實施電能替代。交通運輸也是重要替代領域,同時空港陸地、港口岸上、農田機井等領域替代潛力也很大。以電動汽車為例,目前我國電動汽車已接近150萬輛,占全球一半以上,但僅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0.7%左右,發展空間巨大。
結合當前國家宏觀政策以及國家電網公司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李征提出建議:“把實施再電氣化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結合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電能替代,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電氣化水平。進一步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力度,攻關電能替代、儲能、蓄能等相關核心技術和設備,促進電氣化發展。引導電動汽車用戶在低谷時段充電、高峰時段放電,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提高電力系統運營效率。”